最新目录

这里的官员有味道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吕氏春秋·本味》谈到天下至味时说“和之美者,阳朴之姜”。调料味道之极品,当数四川阳朴的姜。秦汉时期川人已经吃辣上瘾,明代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生姜等辛辣之物为蜀

《吕氏春秋·本味》谈到天下至味时说“和之美者,阳朴之姜”。调料味道之极品,当数四川阳朴的姜。秦汉时期川人已经吃辣上瘾,明代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生姜等辛辣之物为蜀人厚爱。据《诗经》中“有椒其馨”四字,可以想象古代巴蜀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市集上那椒香袭人的烟火气息。

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清官廉吏,血液中流淌着成都的水土与风物。他们出蜀后,或性情耿介“麻辣”,或“文章冠天下”,造化一方水土,流芳一股文脉。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汉代以降,成都地区的官员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的冰火性格一直传承着。

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虽偏安西南一隅却能跟曹魏、东吴抗衡,离不开蜀汉文臣武将的能干务实、勇猛忠义。

大臣杨戏以性格疏阔简略著称,他从不无故赞美别人,书信、指令言简意赅,很少有写满一张纸的时候。杨戏看似“傲慢”,对待故友则十分忠实、诚恳、宽厚。他后来写《季汉辅臣赞》,对241年(延熙四年)之前已逝的蜀汉君臣追忆和赞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蜀书》时,大量参考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季汉辅臣赞》中,并没有看到被大书特书的“五虎上将”,而是董和、王连、刘巴、张裔、杨洪……这些看似陌生的名字,使得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为蜀汉建立呕心沥血、不辞艰难、艰苦奋斗的将相们。

有人说,麻辣是川菜的表面口味,川菜真正的起点在盐味。成都的官员走出川后,正如川菜一般,守着文化底蕴的那股醇厚的“盐味”。和平时代,成都出廉官,战乱时代,他们身上又多了一层悲怆的人文性格。大义之下,爱国情怀是成都人酿给国人宝贵的“盐”。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那是对成都周边安逸环境、休闲民风的概述,成都人骨子里是“从来不虚火”的,为了黎民苍生与公正大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以身殉国。

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月,一队南宋兵马在通往金国的官道上踽踽而行,北方的风早已带着寒气,其中一位脸色刚毅,他明白这一去多半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他叫宇文虚中,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市双流区)人。

两年前金人打到京城,瑟瑟发抖的宋钦宗被迫将康王赵构送到金营当人质。当钦宗希望有人站出来跟金人解释劫营一事时,文武大臣都沉默不语了。这一去,要么送人头,要么被软禁,这是很清楚的事实。

正在钦宗无可奈何之际,作为资政殿大学士的宇文虚中毅然应诏使金。在被软禁的近20年间,他忍辱负重,虽被迫在金朝为官,却时刻在思念故土,伺机重振宋室。

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宇文虚中以为时机成熟,暗中联络中原义勇举事复宋,事泄被杀,全家老幼百口同日遇害。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意思是,死有何妨?就算是被挖去双眼,被剖开了胸膛,我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在宋时,他劝过徽宗“强其志,勿先自怯”;在金时期,宇文虚中以诗言志,寄托思乡之情,隐忍中,更显赤胆忠心的大爱。

济世的贤官在和平时期,虽没有这般刚烈,却如水般化人。

扬雄

北宋景祐年间,成都府新繁县(今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人梅挚到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作官,勤政爱民,革除地方弊政。有感于某些官员与政治生态之恶,他创作著名的《五瘴说》,剑指与民争利、刑狱不公、奢靡享乐、侵民敛财、作风不正等毒化官场的“瘴气”。官员染其一种,便会引起“民怨神怒”。

60年后的北宋元符年间,因直言上疏、受蔡京诋毁而被贬官昭州的邹浩读到《五瘴说》时感慨万千,赋诗曰:“五瘴作时虽不染,一篇留诫指其然。”

《五瘴说》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警示当下,正在于它如投枪和匕首,击中时弊的深刻性,更在于,成都走出去的梅挚用自己的人生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为民担当的价值情怀。

姜桂之性,老而弥烈

杨廷和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成西认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各地的移民来到四川,他们将原籍带来的原汁原味地域文化加入到了川味“火锅”之中,从而使川味愈发丰美。

成都人吃东西讲究个“老味道”,老而不僵板,越老越有味儿,这又是一个做人的至高境界了。

“司徒清风,是咨是臧,识爱人伦,孔音锵锵。”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如此评价许靖。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即位称帝,册封许靖时,看到眼前这个老臣,感慨万千:“朕君临天下,还是日夜惶惶不安啊,你身为司徒,要用你的德来布施五常教化,一定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qikandaodu/2020/1026/393.html



上一篇:河北:涞水土货变网货 一年卖出七亿多
下一篇:肠胃不好可以吃点茯苓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