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这里的官员有味道(2)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此时的许靖,已经70多岁了,身子还硬朗,能干就不闲着。听完刘备的话,他决定将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到处物色对蜀汉有用的贤才,奖励提拔后辈,品

此时的许靖,已经70多岁了,身子还硬朗,能干就不闲着。听完刘备的话,他决定将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到处物色对蜀汉有用的贤才,奖励提拔后辈,品评不倦。

成都人绝对不爱瞎折腾,这里面有安逸背后的家国情怀和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

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突然发病,但他身下无嗣,自己又总想把皇位传给一个亲生儿子继续消受难得的皇权,于是迟迟不愿过继太子。为稳固社稷,年过50岁的知谏院范镇连续进谏19次,须发皆白。他自然深谙谏官的风险,当他因此被发配到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时,内心毫无波澜。

当时,陈州闹饥荒,饿殍满地。范镇上任才三天,毅然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在未经朝廷获准的情况下,下令贷钱三万余贯、贷粮三万余担救济灾民。仁宗最后被范镇的为民情怀感动,没有就此事追究他的责任。

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赵顼继位后,范镇被召回京师做官,60多岁的他仍然不改耿介直率的品行,后因顶撞王安石而“被退休”。苏轼为他写墓志铭,称“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

创新与“尊古”兼收,恬淡与“叛逆”并蓄,成都人的性格有机、和谐地蕴含了看似不可调和的两极,明朝政治改革家杨廷和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按理说,人越老越不容易接受新思想,实践新理论。60岁出头,放在现在,基本就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了。而在明代,出生于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的杨廷和,60多岁了在首辅之位兢兢业业,还发起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改”。

后来,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当时,世宗的意愿是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杨廷和按照《皇明祖训》中的条例要求世宗改换父母,这当然惹世宗不快,以致遭到冷落。

有人说,杨廷和是典型的成都“犟拐拐”脾气,要是当时他顺着皇帝就不会被冷落排斥了。试想,如果历史上都是顺从平庸的官员,还有啥意思?成都出去的官员这种“犟”脾气,是庙堂内部权力制衡的一股力量,也让历史有了味道。

大国小鲜,调和鼎鼐

“我们为官的,家交租赋服徭役应该在众人之前,积极做出表率,你倒好,做出这样有损官德家风的事情,成何体统!”

被训斥的人叫何显,他是西汉时期知名御史大夫何武的弟弟。看着哥哥金刚怒目,何显自知理亏,只好惭愧地低头认错。

原来,当时的何武正在家乡蜀郡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北)做郡吏,他们五兄弟都是做官的,唯独这个弟弟何显不太省心。

一天,侍从禀报弟弟何显出事了。原来何显仗着自家权势,不缴纳税赋。征收租税的官员上门征赋,惹得他大怒,扬言要报复税务官。

何武听后火冒三丈,立即将何显叫来训斥,后又将此事禀告太守,并招纳执法的税收官员为卒吏。对于何武的公正严明、不徇私枉法,众人都很敬服。蜀郡太守何寿更是称何武是“宰相之器”。

后来何武出蜀做官,沉浮几十年,从郡吏到稽查百官的御史大夫,他自始至终保持着耿介直率的个性,虽仕途坎坷,数度被革职或贬谪,却赢得了史书的垂青,《汉书》赞其“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东晋史学家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时,为何武的品德和官德深深折服,赞其“进贤为国,稽考典型”。

不管是在盛世还是乱世,成都为国家社稷输送良才的文脉不曾间断。

蜀汉灭亡后的一天晚上,司马炎宫苑内灯火通明,酒酣之时,他问众人:“现在蜀中,有没有可用的人才呢?”大臣罗宪推荐了杜轸,称其为“国之良器”。

杜轸任建宁县令时,对少数民族施以德政,史称“夷夏悦服”。任满离去,少数民族百姓一路追送,表达心意的礼品沿途掉落,但“轸一无所受,去如初至”。后来到池阳任县令,政绩为全州十一郡之最,百姓主动为他立生祠,即使被他判有罪的人也毫无怨言。

在基层锻炼后,杜轸被提拔为尚书郎。魏晋之际崇尚“清谈”,哪怕官场也不例外,而杜轸却以“崇实”为本,加上学问渊博,所以“每有论议,朝廷莫能逾之”,而且他提出的意见都很有建设性,多被朝纲施用。当时朝廷有两位著名的尚书郎都是蜀人,一为杜轸,一为李骧,人称“蜀有二郎”。

范镇的侄孙范祖禹,曾担任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主要助手。处于北宋党争旋涡中,范祖禹“口不言人过”,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从不模棱两可。他擅长劝讲,义理明白,比喻贴切,苏轼称他为“讲官第一”。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qikandaodu/2020/1026/393.html



上一篇:河北:涞水土货变网货 一年卖出七亿多
下一篇:肠胃不好可以吃点茯苓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