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文化的个人体验与重构 ——甘茂华文化散文集(2)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恍如隔世、似曾相识中领悟一种宗教情怀,正是现在的“我”与某种失落已久的恒久意义的遇合,“我”因此种遇合而有一种获得感:获得当下的领悟与

从恍如隔世、似曾相识中领悟一种宗教情怀,正是现在的“我”与某种失落已久的恒久意义的遇合,“我”因此种遇合而有一种获得感:获得当下的领悟与充实。三峡也因“我”的获得而领有了饱胀的意义,此意义溢出三峡的地域限制,成为一个意义饱满的文化符号。

可以看出,作者与祖居地的互“看”达到了两种效果:一者使三峡故地的文化意义由隐蔽而敞开,向人、人类敞亮起来;二者是主体自身因地域之历史文化意义的领悟而获得个人宿命式的回归。人与祖居地就如此互相悦纳、彼此促进,共同成长。但富于意志的主体显然并不满足于这种“看”,他还要进入符号意义的重构。

三、时空的个人印记

在主体与祖居地的彼此观待、互相悦纳之中,主体不仅领悟种族文化的核心意义,更在这种领悟中烙上自我的印记,开始文化的个体性重构。

“雨天的吊脚楼群,像唐代的《竹枝词》,乡情土韵,牵动着父老乡亲的心。这时我们看一眼清江,如龙、如凤、风里来、浪里去,便有了一种襟怀摇曳的感觉。”

主体以“我们”——类化的“我”打量吊脚楼,发现吊脚楼玲珑秀美,具有刘禹锡竹枝词的诗意。是不是所有个体观待吊脚楼都像竹枝词呢?显然不是。故此,吊脚楼之富有竹枝词的多情就是主体的个人印记了,是吊脚楼的符号意义之向主体的独有启示。循此余思,笔者可将主体在“襟怀摇曳”之思中看清江如龙凤般的动感,视作个人的图腾意识与清江妖娆之姿的遇合。

个人印记还在主体少小时的点滴记忆之中:

“那时恩施还没有自来水,居家用水都靠家人从清江河挑回来。也有专靠挑水卖的人,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清江河挑水,直到把水缸灌满为止。沿着北门河坎上的一道斜坡走下去,在河滩上等候跳板。因为跳板像极了略宽的长条板凳,一头搭在岸边,一头伸向水深处,只容得下一个人来回走动。你要想吃到干净的水,就必须等前面的人下了跳板后你再上去。”

《这方水土》

“挑水”是特殊地域环境中的特殊生活方式,“我”对挑水的自身经历加强了对地域特征的亲身体验,“我”的体验顺势印入地域的独特性中,从此成为浪游灵魂对故乡的特殊记忆,并构建“我”对他乡风物的前见与理解,这种前见式理解把我更深地引入与故乡精神的浑整统一。

“听着清江冬日的低语,我们听见了清江深处黄钟大吕般的的旋律。清江的历史文化,流水一样缱绻柔情,唤醒了冬眠的山魂,绽开了人性的花朵。清江河是向王天子的一支牛角吹出来的,是巴人部落古老的迁徙歌唱出来的,是男女翩跹跳摆手舞跳出来的……”

此中,作者将感知角度从视觉转为听觉。听,是一种更深的感知,是将对象纳入内心的凝神内省,是深远而宁静的忘我之知,因而是物我合一的精神凝练。在这种凝练中,主体灵魂破茧而出,看到了部落迁徙、舞姿翩跹;听到了向王天子的牛角呜呜;悟到了缱绻柔情、人性花朵与醒来的山魂。于是我们可以说,此种文化意味带着主体感知的个人印记。

由于个人灵魂印记印入祖居地,于是故乡风物就领有了人的生命。

潮涨潮落、山高山低、雷鸣电闪、呐喊挣扎等等具有生命迹象的风物动态都因呼应着向王天子和“我”的引领而发生,随着主体的性灵节奏而舞动,本质是人之生命的借以呈现。如果说在物我观待、“互看”中还能悟出山水的自身生命,那么此中故乡风物却是打上了人的生命印记。

不仅如此,领有人之生命的故乡风物还灵动地向广大延伸,流入更广更大的人文之海,故乡风物在不同“前见”的解读中展现出多重意蕴:

历史学家或民族学家眼中,由此寻觅到几千年前消失在三峡黄金洞里、尚武喜舞的巴人的悬棺铜剑;作家或艺术家,在此倾听到传说中生长在土司山寨里、原汁原汤的土里巴人的情歌巫歌;便又有哲人怀着淡淡的忧伤,来此寻觅精神的乐园。感叹:适彼乐土!

当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作家,艺术家,哲人关注同样一方水土时,他们各自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意义。这一方水土就是一面镜像,映现出千千万万的心影。我们何尝不能将此理解为同一种生命与无数个体性的遇合、从而带有个人印记的万千新生命之发生?

四、何以忧怀?

甘茂华文化散文的审美风格表层看来有忧郁、伤怀的基调。《鄂西风情录》如是;《山那边是海》如是;乃至《这方水土》亦复如是。亦即,此种忧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直至如今似乎始终挥之不去。甘茂华能因腾格尔的豪放而鼓舞,能自作“山里的女人喊太阳”而壮歌。但其散文却无法不流露伤怀。因何而伤?大约因某种必然的逝去而痛惜。作者有足够的理由忧伤:三峡是作者的精神故乡,是灵魂的始源地与回归地,而现代化的经济运作却使故乡向历史的深部渐行渐远,“故乡”随移民而流散,某种文化的“原力”正被现代化所稀释。作者虽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朝礼故乡,但一路上反复遭遇伤逝,因而悲从中来,忧伤不可遏止。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qikandaodu/2020/1026/390.html



上一篇:画里话外
下一篇:食悟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