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土保持通报》数据库[09/30]
- · 《水土保持通报》栏目设[09/30]
- · 《水土保持通报》刊物宗[09/30]
- ·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要[09/30]
- ·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方[09/30]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基于GIS和CSLE模型的珠江流(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 ·a)和615.37 t/(km 2 ·a),两者值较接近(差值小于该地区允许流失量的一半)。研究区土壤侵蚀广泛分布,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内贵州省及云南省、广西
2·a)和615.37 t/(km2·a),两者值较接近(差值小于该地区允许流失量的一半)。研究区土壤侵蚀广泛分布,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内贵州省及云南省、广西中部和广东省沿海区,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区域范围较小且分布在较零散的坡耕地上。地图代数和空间插值两种方法制图结果相比,由于空间插值法是基于抽样调查单元获取较详细精确的水土保持措施信息,其结果更接近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3)土地利用类型为影响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基于地理探测器方法,各地区土壤侵蚀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均基本为土地利用、水保措施(特别是B因子)、地形、土壤和降水。其中,土地利用类型为影响土壤侵蚀速率的主控因子,其次为B因子;通过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他影响因子协同作用增强了对土壤侵蚀形成影响,进一步说明土地利用类型为土壤侵蚀量的主控性因子。(4)滇黔桂山地丘陵区和南岭山地丘陵区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区域。研究区中轻度敏感广泛分布,在水土流失治理管控中,首先考虑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滇黔桂山地丘陵区注意土壤结构的改良、通过修建梯田等改变微地形,在华南沿海丘陵台地区和海南及海南诸岛丘陵区这两区中应注意防范暴雨事件的影响,整个研究区主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同时,应集中考虑滇黔桂山地丘陵区和南岭山地丘陵区这两个分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405/d.cnki.gxbdu.2021.000289
论文分类号:S157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qikandaodu/2022/013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