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续!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点 | 功能定位(9)、布局、发(2)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按行业划分。 监测点分为水保监测点和其他共享监测点,其中共享监测点主要包括水文部门、林草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设立的站点。 2.2 监测点

(4)按行业划分。监测点分为水保监测点和其他共享监测点,其中共享监测点主要包括水文部门、林草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设立的站点。

2.2 监测点数量

根据功能作用,综合考虑典型性、代表性、经济可行等要素,合理确定监测点数量。

(1)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包括坡面径流观测场和小流域卡口站。主要作用是因子率定,测定效益定额、土壤流失量和小流域输沙量、径流量等。根据水保区划,有水蚀的三级区应全部覆盖,每个三级区应布设2 ~ 6 个。

(2)小流域卡口站。主要测定小流域输沙量和径流量。全国共有 50 多万条小流域,控制面积近 700 万km2。截至 2018 年底,累计治理小流域 22 757 条,治理面积 42.478 万 km2。参照全国水文站布设强度,小流域应按照治理和未治理两大类,尽可能多地布设,可考虑布设 5 000 个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全覆盖,以全面掌握区域内小流域输沙量和产流量。

(3)林草地标准样地。作用是调查林下盖度,率定生物措施因子。按水保区划,40 个二级区应全覆盖,每个二级区至少布设 1 个。

(4)风蚀监测点。作用是观测风蚀影响因子,测定风蚀、积沙和降尘量。按水保区划,10 多个风蚀三级区应全覆盖,每个三级区布设 2 个左右。

(5)冻融侵蚀监测点。作用是冻融侵蚀测定和影响因子观测。按水保区划,几个冻融侵蚀三级区应全覆盖,每个三级区布设 1 个。

(6)共享水文站点。作用是泥沙路径监测和降雨量测定。应共享具有长序列降雨量资料的 8 000 多个水文站点数据;小流域卡口站下游的水文站点数据,从中小河流、水库湖泊、大江大河到入海口,应实现全流域共享;还应共享生产建设集中区中小河流水文站点、全国所有 700 多座大型水库水文站点、跨境和跨省河流境省界断面水文站点数据。

2.3 监测点分布

(1)分区与分类结合。以全国水保区划 8 个一级 区、40 个二级区、115 个三级区为布设单元,科学确定各类监测点覆盖范围和布设地点。

(2)流域与区域结合。以七大流域和 31 个省(区、市)为布设骨架,合理确定每个流域和省(区、市)的各类监测点分布。

(3)构建流域监测体系。在水力侵蚀区,点线面结合,以流域为依托,建立坡面、小流域、中小河流、大流域监测体系,进而布设监测点。

2.4 监测点筛选

监测点的选取和新建,应当遵循老点优先、共享优先、有管理保障者优先的原则。已有监测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新布设监测点,优先考虑可共享站点;新建监测点,优先考虑有运行管理保障和可提供稳定土地的地方。

3监测点发展方略

3.1 做好顶层设计

依照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运行提出的新要求,监测点面临新的改革发展任务。水利部应当统筹全局、科学论证,做好国家监测点发展总体设计,将其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发展提供指南和依据;明确国家监测点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总体布局、工作重点;积极纳入“十四五”等相关规划,加快立项,落实经费,抓紧启动;建设形成功能齐全、数量合理、分布科学、管理规范的新时代监测网络,全面提升监测点能力和水平,提高监测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3.2 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监测点管理制度,加强全过程管理,保障监测质量,提升效益发挥。完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建立国家监测点观测,数据汇交、整汇编、质量控制、审核、发布、加工分析、变更、提升,以及设施设备检修,仪器设备计量认定等规范和制度。

3.3 开展标准化建设

开展监测点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能力,规范标准全国统一,提高成果质量,提供精准支撑。开展观测人员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强上岗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开展监测点标准化建设,统一标准,规范设施设备,保持计量一致性。开展观测工作标准化建设,编制观测操作手册,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开展成果标准化建设,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发布。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zonghexinwen/2020/1011/357.html



上一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分析
下一篇:城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方案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