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崩岗概念及其英文译法探析(2)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崩岗的内在涵义,目前广泛认可的2种解读给“崩岗”赋予了发生学和形态学的双重涵义:1)曾昭璇[27]认为“崩岗”即为有“崩口”的山岗,是在丘陵

关于崩岗的内在涵义,目前广泛认可的2种解读给“崩岗”赋予了发生学和形态学的双重涵义:1)曾昭璇[27]认为“崩岗”即为有“崩口”的山岗,是在丘陵、岗地上由崩塌作用形成的“崩口”地形;2)另有部分学者[6,28-30]认为 “崩”是指以崩坍作用为主要的侵蚀方式,“岗”指所形成的地貌形态。前者认为“崩”用来修饰“岗”,此处的“岗”也并非广义的丘陵、岗地,而是发生以崩塌作用为主最终形成“崩口”的山岗。后者以崩塌作用为主的“崩”是因,最终形成了“岗”为果。显然,前者的解释中不仅强调了崩岗区别于其他侵蚀地貌的崩塌行为,同时也形象地展示了崩塌行为对低山丘陵地所带来的破坏。

因此,为体现崩岗侵蚀地貌的独特性和地貌性,对崩岗的定义需考虑其发育机理、发育条件,强调崩塌、崩口的概念。崩岗可归纳为深厚风化层坡体在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下,土(石)体发生以崩塌作用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崩口地貌。

2 崩岗的英文译法

1996年,地貌学家Xu[31]认为当多个崩岗依次交错发育于某一坡地,则为badland,即崩岗实属一种badland地貌,但能否用常规意义上的badland来表示崩岗还有待商榷。崩岗与国外常见的badland[32-33]虽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与高强度暴雨密切有关,但其形成的物质条件、发育机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国际上典型的badland是干旱、半干旱区badland,如西班牙Tabernas badland[34-35]、美国的Utah badland[36]、意大利Calanchi and Biancane badland[37-38]、以色列Negev badland[39-40]、加拿大Alberta badland[41-42]、南非Karoo badland[43]等(图 1),这类侵蚀地貌与我国崩岗的发育环境完全不同,且地貌形态有显著的区别。与崩岗具有相似气候条件的是地中海badland,发育于温润的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然而其地貌发育区域下部为透水性低、结构致密的基层,上覆一层厚度薄、低收缩性的扰动土层,发育机理为暴雨作用下引发地表径流不断冲刷、侵蚀上覆土层[44],这也与我国崩岗的侵蚀机制存在差异。

图1 国外典型的badland地貌Fig.1 Typical badland landforms abroad

相较于上述侵蚀地貌,马达加斯加的lavaka地貌(图 2)与崩岗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lavaka地貌常见于具备20~50 m风化层的区域内[45],地表径流及地质结构断裂是其主要的驱动力。典型的lavaka地貌呈上宽下窄的“蝌蚪”型及倒“泪珠”型[46],可分别对应我国的 “条形”崩岗及“弧形”“瓢形”崩岗,因此二者发育机理及表观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可比性。然而,lavaka地貌常发育于海拔1 000~2 000 m的山体上,坡度不低于30°[47],且其形成的先决条件为频繁的地震活动[48]。而我国崩岗常见于海拔<500 m的低山丘陵区域[49],且无证明我国崩岗发育与地震相关。另外,已有研究表明lavaka的形成与基岩岩性无明显的关联性,受内部裂缝、纹理影响较大[45,47],而我国崩岗绝大多数发育在花岗岩上,崩岗的发育与岩性的相关性还有待验证。因此,尽管2种地貌存在一定的外观及发育机理相似性,仍无法将lavaka地貌等同于我国的崩岗地貌。

图2 lavaka、崩岗及印度collapsing gully地貌Fig.2 Lavaka landform,Benggang landform, and collapsing gully in India

总之,从崩岗发育条件、机理、区域等可知,崩岗有别于国外的侵蚀地貌,因此目前没有适当的本土英文单词可以作为崩岗的英译词汇。此外崩岗与国内常见的以重力侵蚀为主的土壤侵蚀地貌如滑坡和泥石流等也存在显著不同,同样也区别于常规的崩塌地形[6];因此,关于崩岗的英译问题必须考虑其内涵及所处区域文化等特性,因为英译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转换,还涉及到其文化价值、所处文化土壤、文化转换所涉及的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等[52]。一般的英文译法可分为2种:译意及译音。其中崩岗的译意包含2类:第1类侧重于原字面意思,如slope collapse(边坡坍塌)、collapse of hillock(岗地坍塌)等,此类表达虽能直观凸显崩岗的文本涵义,但在现有的国际期刊中类似英文词汇用法似乎与崩岗的真实涵义相差较大,slope collapse侧重于表达一种边坡滑塌行为[53-54],collapse of hillock则与丘陵地带的地貌演化史有关[55-56],因此这类译法与崩岗的内在涵义有一定的差异性。第2类译意如collapsing gully,在国际崩岗学术研究领域中使用频率较高[57-59]。该译法使用gully来强调崩岗所属的侵蚀领域范畴,凸显了崩塌行为,即崩岗为1种特殊的崩塌型沟蚀地貌。因此相较第1类译法更加合适。然而国际上现有的collapsing gully(图2(c)),如印度的沟蚀即与我国崩岗存在明显的地貌差异。因此,如使用同一英文词汇会造成2种不同地貌混淆,且也无法凸显我国崩岗的独特性。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网址: http://www.stbctbzz.cn/qikandaodu/2021/0619/699.html



上一篇:口腔正畸治疗后保持方法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试论水土保持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

水土保持通报投稿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版面费 | 水土保持通报论文发表 | 水土保持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